微医
微医
位置首页 > 微医

微医 良医治未病

作者:来源:访问:时间:2023/8/9 8:00:00

   微医 v.icu :让“良医治未病”的理念走进生活。 

   《鹖冠子》记载,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这则故事形象地道出了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治未病”,而今,当人们备受“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时,才在中医发展之路的回首中,深切感受到“治未病”理念的可贵。于人类健康而言,“治未病”更是胜过“治已病”,《黄帝内经》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穿越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上医之境愈显弥足。这些精辟论述无不反映出古代中医学家对疾病预防的重视程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保健及养生意识不断增强,以往有病才就医的观念正悄然转变,重视体检预防已然成为新的健康命题。

  现代医学告知人类,肿瘤、心脑血管病等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有一个较长的隐性发展期,在发生、发展时几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大多数人因此得不到及时诊疗,等到有症状时再去就医,疾病往往已发展为中晚期,从而错失了治疗的较好时机。

  在这道上医预防与下医补救的时代命题里,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正在做出病前预防优于病后治疗的智慧选择。

TAG:
微医




Copyright @ 2015-2023 eon 版权所有

v.icu:微医
Powered by ZZZcms